1946年4月28日解放前,哈爾濱全市排水管道總長度204公里,沿江泵站6座,機排能力接近11立方米/秒,大部分排水管道和設施集中在前殖民勢力的主要軍、政和商業活動區,而勞動人民聚集區內則幾乎一無所有,仍靠陽溝和自然水泡來進行排水,這些就是原侵略殖民勢力和舊社會留給哈爾濱人民的“排水家底”。哈爾濱解放后,在原有區域局部排水系統的基礎上,人民政府根據城市經濟、政治、文化、人口的發展和地域功能的拓展,不斷地完建設和善了向四個匯水區收集、輸送、排放污水的城市整體排水系統,即松花江南岸哈爾濱城區段排水系統、馬家溝河沿岸排水系統、東西何家溝沿岸排水系統、信義溝沿岸排水系統。
截至1990年底,哈爾濱市建成區內共有各類排水管渠753.737公里(其中市政排水系統內648.587公里,系統外105.15公里),市政排水系統中:小口徑管(管徑250-500毫米)340.279公里,占總量的52.5%;中口徑管(管徑600-1000毫米)203.407公里,占總量的31.36%;大型管(管徑1000毫米以上)78.705公里,占總量的12.13%;過街管道雨水線22.39公里,占總量的3.5%;其它管道3.806公里,占總量的0.51%。雨水井8 459座,檢查井17 351座,排水泵站20座,機泵98臺套,機排能力111.11立方米/秒,其中:中繼泵站3座,裝機9臺,機排能力6.97立方米/秒;立交橋雨水泵站3座,裝機9臺,機排能力3.86立方米/秒。全市排水管網密度為4.83公里/平方公里(含系統外),排水服務面積普及率為59.9%(建成區面積按156.1平方公里里計算),哈爾濱市區形成了由地表徑流、道路收集,暗渠管道輸送到松花江、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阿什河)四個匯水區排放的城市排水系統。雖然在90年代初期,哈爾濱城區排水系統已基本形成,市政管線公里總數達到了700多公里,但無論從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居住條件來說,城區排水狀況還是處于一個比較落后的階段,可以說在當時那個年代功能配備較全有上下水、衛生間的樓房和住宅區的數量還是非常少的,且大部分都是由大型國有企業為單位職工和家屬而興建的。而對于當時城區內大片的老宅子、平房和棚戶區的居民來說,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污水仍是以肩挑手提的方式倒入附近的污水窖或者干脆就潑向道路,平房、棚戶片區的雨水排放仍依靠道路(絕大多數為土路)兩側的明溝排泄,遇到中雨或者強度更大的降水時,內澇和積水情況十分嚴重。
1992年成立哈爾濱排水公司(排水處與排水公司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哈爾濱排水有限責任公司組建于1997年4月30日,其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排水事業管理處和1992年成立的市排水公司。公司性質是國有獨資的市政公益型企業,國家市政二級企業資質。轉企的主要原因是根據1997年2月24日第194次市長辦公會決定,成立法人實體,與外方合資合作建設文昌污水處理廠項目(歸屬供排水集團公司后該項目已從排水公司分出)。
1998哈爾濱發生特大洪水,最高水位達120.89米,胡錦淘同志親臨排水高誼泵站視察,慰問排水抗洪職工。
1998高誼排水泵站被大洪水摧毀后,在市政府的關懷下,在原址建起現代化化的泵站。
2003年哈爾濱供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哈爾濱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供排水集團子公司進行了重組。排水集團在2012年完成了一次老舊排水管網調查摸底工作。截至2012年,主城區共有217公里排水管網存在老化、破損嚴重等問題,建設年代均為70年代左右,管網使用在30年以上。通過這次調查摸底工作集團掌握了城市排水管網的相關信息,為今后維修養護做好準備。
2012年8月29日,臺風布拉萬過境哈爾濱,降雨量達150.5mm,是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一場暴雨,對這座年降水量不到600mm的城市來說,相當于一天下了全年4分之一的降雨。排水集團出動900余名排澇人員、61臺排澇車輛及大型移動泵車、水泵在雨中堅守近20小時,沒有一人離開崗位,直到積水退盡。使哈爾濱“從容”面對暴雨災害。
市領導對哈爾濱排水人的評價:“堅守、盡責、奉獻、為民”。